HEALTH PROMOTION
一種鑒別良惡性的新方法
——聲學造影技術
我想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會:有時報紙上印的字實在太小了,怎么也看不清;而我們只要加上一面放大鏡,再小的字也能一目了然。在醫學上也有類似的現象,雖然現代影像技術已十分發達,有時在腫瘤良惡性的鑒別上僅靠超聲、CT或MRI顯像仍是很難。這時,我們也需要放大鏡——造影劑的幫助。有了它,醫生就能根據腫瘤的血供情況,對腫瘤的性質作出客觀的評判了。看到這里,有的讀者或許要問,我們只聽說CT、MRI有造影劑,什么時候超聲也用造影了?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其實,超聲用造影劑的歷史也不算太短了,但由于早幾代的造影劑都有較明顯的缺點,所以在使用上沒能得到推廣。目前新型的造影劑較之以往有了質的突破:首先安全性好,已通過FDA認證,能安全的在體內循壞,一旦檢查結束,他就會分解掉,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第二,它的效果極佳,可以不夸張地說,有了造影劑的幫助,超聲在診斷疾病的正確性上可與CT、MRI旗鼓相當,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在成本、簡便性等方面則超出兩者之上。
那么聲學造影為什么這么神奇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他憑什么能有這么好的效果。眾所周知,惡性腫瘤的血液供應較之良性腫瘤與正常組織要遠遠豐富。這幾乎是所有惡性腫瘤共有的特征。以往我們用彩色多普勒技術來觀察腫瘤的血供,但有時因為腫瘤的滋養血管管徑太細或流速太低,多普勒技術會檢測不到血流信號,導致信息的偏差。但現在有了造影劑就大不相同了。造影劑其實就是一種很小的微氣泡,它的直徑比紅細胞還小,表面加了特定的成分,使得氣泡十分穩定,不會輕易破掉。一旦我們把造影劑注入血管內,他就會隨著血液循壞到達腫瘤內部。由于超聲能極敏銳地發現造影劑的存在,那么這時腫瘤也無所遁形了。而且我們能根據腫瘤顯影的時間早晚及持續時間知道腫瘤的血供詳細信息,從而找出有無惡性腫瘤的供血表現,腫瘤的良惡性也就一目了然了。最為神奇的是一旦檢查結束,微氣泡會消融掉,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后果。可以說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好方法。現在腫瘤的介入治療正日益廣泛的被人們接受,超聲造影在這一領域也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它能準確地反映腫瘤的血供情況,所以能用于介入術后的療效判定。只有造影顯示腫瘤徹底沒血液供應時,我們才認為治療成功了。這可以避免術后腫瘤周圍組織水腫造成的假象干擾。原來大家都習慣采用CT來做介入治療的療效評價,但最近國際上都紛紛采用聲學造影作為金標準。
由以上描述我們可以得知:聲學造影是一種實用價值很高的新技術。目前國外已作為常規開展。凡超聲發現腹腔及淺表器官等有占位性病變的病人或腫瘤介入治療后的病人均馬上就做聲學造影。由于采用了該技術,一方面提高了惡性腫瘤的檢出率,一方面讓不少良性腫瘤的患者免受“一刀之苦”。
目前這種造影劑已進入中國市場。根據中國國情,我們把他的適用范圍限定在1. 超聲發現腫塊且懷疑惡性者;2 . 腫瘤病人臨床懷疑有轉移者;3 . 腫瘤病人擬行介入治療者術前術后均須行造影檢查。
相信該技術一定會給廣大病員帶來福音。
陳磊
上一篇:伍星畸形篩查科普報道
下一篇:周圍神經肌腱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