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TZE RIVER DELTA ONE
長三角業務一體化,縱覽全局,遠程超聲項目實施
PERSONNEL TRAINING
浙江臺州市現有人口569萬,其中市區人口152萬。市區由椒江、黃巖、路橋3個區組成,轄臨海、溫嶺、玉環3個縣級市和天臺、仙居、三門3個縣。分設61個鎮、24個鄉、44個街道,共3033個村委會、271個社區和97個居委會。目前臺州市基層超聲技術人員短缺,鄉鎮中心衛生院缺少超聲專職醫生,一般1-2名且多數“身兼數職”,缺乏基本操作技能培訓。縣級醫院有專職超聲診斷醫生,一般是“全面手,從頭做到腳”,缺少亞專科的專門培訓,缺少能力進一步提升的機會。
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做好頂層設計,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人員開展分層分級培訓。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依托上海優質的師資,做好頂層設計,對不同級別、不同需求,結合當地實際可開展的適宜性技術做好相關的人員人才培訓,探索可持續的“多層次,多維度分層分級培養”模式。
圖9人才項目啟動儀式:臺州駐滬辦主任朱丹君、臺州衛健委副主任葉向陽,研究所所長胡兵
針對三類不同人員:學科帶頭人/骨干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基層優秀人才培養設計不同的選拔培養模式。 學科帶頭人/骨干人才培養。針對臺州市轄區內的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干直接進入上海市級培訓培養平臺進行短期訪問、參觀,“補短板”,針對某項適宜性技術進行培訓和培養,回到當地后把上海的先進的理念、適宜當地發展的技術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優秀青年人才培養是整個人才培養中的重點。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與臺州市衛生健康委共同制定臺州市優秀青年超聲醫生選拔標準,選拔臺州市區域內優秀青年超聲醫生進入上海市級培訓平臺進行為期3-6個月短期培訓,三年追蹤培訓、培養,臺州-上海雙導師制 ,三年周期結束后由當地衛生主管部門、醫院職能部門、科主任共同對其醫教研水平進行綜合評價。
圖10人才培養實施框架
基層超聲技術人員進入區域內指定引領醫院進行線上/線下培訓,建立分級分層人員能力提升選送培養機制。臺州市境內以區或縣為單位,選一家規模及技術領先的醫院超聲科為區域內培訓中心,與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建立遠程連接,并把遠程輻射到各自區域內的社區及鄉鎮衛生院,通過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的線上培訓及到區域內的培訓中心進行線下培訓,提高基層超聲技術人員超聲診療技能,為基層單位培養優秀的超聲技術人員,其中特別優秀的送到上海市級培訓平臺單獨培養。
超聲基層人才培養思路:
在人才培養上,我們著重解決目前國家分級診療中的困境,基層超聲技術人員短缺。通過區域內的引領醫院的帶頭作用,下沉到社區、鄉鎮,解決最基層的人員的培訓及能力提升,形成“有米下鍋”,使基層有技術人員能夠完成最基本的超聲診斷,常見病多發病診斷基層單位即可解決;另外,注重優秀青年超聲醫生的能力再提升,通過縣域水平選拔,入選一批優秀青年超聲醫生。培養優秀青年醫生可以作為區域內的中流砥柱,起到引領示范,就像“撒種子”,能夠遍地開花,帶動整體超聲技術人員能力的提升。
項目開始后通過浙江臺州市衛生健康委的層層選拔,在縣級醫院層面選拔了15名優秀青年超聲醫生進入能力遞升項目,另外市級醫院及縣級醫院選拔了12名優秀青年醫生進入名醫工作室,均進行為期3年的培養。每個人都制定了詳細的任務目標,臺州及上海實行雙導師制,每月1期的線上教學,學員充分參與學習過程,每期專家+學員的講課模式,使學員充分鍛煉能力。學員通過上海市級培訓平臺進修+上海、臺州導師實地帶教方式,促進其整體能力的提升。目前已經有9人次到上海市級培訓平臺進行為期3-6個月的實地培訓,通過上海導師一對一的專職培訓帶教,在超聲亞學科及相關科研能力均有一定的提升。
圖11臺州黃巖區赴上海進修人員選拔賽
圖12仙居縣副縣長邵海麗、臺州衛健委副主任葉向陽、胡兵所長為工作室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