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AL REFERENCE
EDITOR'S NOTE
《醫學參考報—超聲醫學專業頻道》自創刊以來,已經經歷了兩屆編委會改選。前任主編陳敏華教授,漚心瀝血,孜孜以求,開拓創新,帶領編委會在辦刊的有效組織形式、內容的新穎性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開創性工作,辦刊十年來為提升我國超聲學科影響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前二屆編輯部全體成員辛勞的細致工作,取得的寶貴經驗,為后任的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由于陳教授的厚愛,我們榮幸接任第三屆編委會的工作,在此特向第二屆全體專家和工作人員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謝!我們將繼承優良傳統,不負重托,在主管部門和醫學參考報社領導下,在專家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指導下,創新發展。
《醫學參考報》是國家衛健委領導下的官方六份報紙(包括健康報)之一?!夺t學參考報—超聲醫學專業頻道》是一份報道和介紹當前國內外超聲先進診療技術和前沿資訊的專業報刊,一直為二甲以上醫院和醫生提供媒介學習和參考。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是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的主要依托單位,作為中國超聲診斷的發源地,我們將不忘初心,發揚匠人精神,秉承嚴謹、時效、專業及負責的態度,虛心學習,力求給讀者送上一份俱專業性、可讀性、新穎性的超聲醫學報刊。
胡兵
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師從周永昌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學科帶頭人,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影像研究所所長,上海交大Med-X研究院重大疾病儀器制造和檢測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市六醫院分中心主任。入選首屆國家百千萬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獲國務院特殊津貼證書,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系2017上海市重中之重重點學科負責人,科技部數字診療研發重點項目首席專家。先后擔任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介入專委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超聲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超聲分會副會長、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副會長兼介入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聲學學會副理事長兼醫學超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超聲分會名譽主任委員等。擅長腹部、泌尿系、甲狀腺疑難疾病的超聲診斷和微創治療。帶教已畢業博士生30余名。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二次,三等獎三次。
目前作為首席專家主持科技部數字化重點專項課題1項,上海市重中之重重點學科1項(上海有165個國家重點專科,從中選出22個重中之重重點學科)。共發表SCI論文180余篇,其中SCI論文86篇,最高影響因子7.466。主編著作2部,副主編2部。制定超聲換能器測量國家標準1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項。
鄭元義
國務院特貼專家,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醫學博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上海交 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副院長、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研究所卓越中心 骨干人才、重慶醫 科大學超聲影像學研究所客座教授。入選“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優秀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上海交通大學“雙百人計劃”及協同創新團隊骨干人才。目前擔任國家衛計委超聲醫學專科能力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超聲分會委員、中國超聲醫師協會肌骨委員會及介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肌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超聲分子影像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超聲醫學分會“國際學術交流學組”副主任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超聲分會肌骨超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BMC cancer雜志副編輯。主要從事肌骨超聲、超聲分子影像等基礎研究與臨床工作, 擅長臨床肌肉骨骼超聲診斷。在國內率先開展超聲分子影像研究工作,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超聲分子影像)、數 字診療重點專項等15項基金資助,發表SCI論文100余篇,獲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并進入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 審答辯(第一完成人)、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第二完成人)。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0項,已授權6項,轉化2項,掌握的超聲微泡造影技術與超聲圖像分析技術等也已實現向企業的成果轉化,獲醫療器械注冊證1項,軟件著作權8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