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TO THE INSTITUTE
2022年11月30日,是中國超聲醫學診斷先驅周永昌教授誕辰100周年。驀然回首,周永昌教授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如昨,他那削瘦的面龐、專注的眼神、柔和的話語,仿佛仍舊堅守在病患床旁,仍舊佇立于三尺講臺。
周永昌(1922-2017),中共黨員,浙江鄞縣人,生前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終身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名譽主任,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名譽所長,上海市超聲醫學培訓中心主任。
他是中國超聲診斷學界的一座豐碑——中國超聲診斷創建的主要奠基者;業界宗師,學界泰斗,名醫大家;他為人謙遜、高風亮節、學術造詣精深,德高望重。他更是中國超聲醫學教育家,他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傾心于超聲教育、人才培養、學科發展和技術拓展應用,為推動中國超聲診療醫學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彪炳史冊。
而立懸壺,援朝濟人,開辟醫學專業新領域;
不惑傳道,著書授課,哺育桃李芬芳遍杏林;
耳順立業,蠻聲海外,奠基中國超聲成大家;
鮐背耕耘,堅守一線,服務萬千百姓為楷模。
“中國超聲醫學獨立建科的雛形始于上海。1958年,正是周老等在全國醫學界率先涉足超聲領域,他以泌尿外科醫師的身份,從事超聲粉碎尿路結石等臨床探索性研究。”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所長、六院超聲醫學科學科帶頭人胡兵教授深情回憶,“周永昌教授是我事業的啟蒙老師和人生的引路人,從1987年直至2017年老先生仙逝,我一直留在他身邊工作。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他熱愛的超聲事業,都奉獻給了他的病人們,他對中國超聲醫學診斷事業的貢獻是巨大的?!?/p>
時至今日,凡涉足超聲醫學診療領域的醫者,都讀過周永昌教授牽頭編著的《超聲診斷學》、《超聲醫學》。作為中國“超聲診斷第一人”,周永昌教授時任國家衛生部和上海市衛生局指定的超聲醫學培訓基地主任,素以嚴謹,認真,親力親為著稱,他領銜的上海超聲前輩團隊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舉辦的全國超聲診斷訓練班,為全國培養了第一代超聲種子人才。改革開放后,上世紀80年代起舉辦各種學習班20余期,骨干學員至少2500人次以上,遍布全國各地。他的專著影響了幾代人,許多學員已是各省市的學科帶頭人,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桃李滿天下”。
好技術誕生了,就需要普及推廣!——這是周永昌教授的理念,也是一代又一代“超人”秉承的理念。胡兵教授繼承了周老嚴謹、踏實、務實的“超聲文化”,在不斷開拓新技術的同時,更注重教育,將教育融入了醫、研、教學、人才培養、學科傳承及人文文化中。作為市六醫院超聲醫學科的學科帶頭人,他積極對接國家分級診療,將六院超聲品牌輻射到長三角和云南等邊緣地區,惠澤更多病患。胡兵說,周教授為六院超聲打下了扎實的技術、文化基礎,作為超聲事業鏈中承上啟下的一環,絕不能斷,他積極舉薦國家杰青鄭元義教授加盟六院,鄭元義教授在上海這個大平臺上,作為基礎和臨床研究科學家,充分展示了他的卓越創新才華。只有創新,才是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只有良好的團隊協作,六院超聲才能做大做強。
而周老的女弟子陳亞青教授亦是如此。她以周主任為榜樣:以病人為中心,在業務上不斷學習、精益求精,以精湛的技術為患者診治,獲得同行和患者的認可,曾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最美女醫生、上海市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在臨床業務上,秉承周主任的介入超聲及前列腺癌超聲方面的診治和臨床研究,依托新華醫院的特色,開展兒科疾病介入診治,在前列腺癌診治方面,她在周老的傳承基礎上開展了經直腸超聲造影、經直腸超聲彈性成像、以及mpMRI-TRUS融合導航等前列腺癌影像診斷新技術,明顯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診斷及臨床分期的準確性。此外,應用周主任的診斷思維將綜合超聲診斷模式用于甲狀腺癌和乳腺癌的早期診斷中,受到同行和患者的認可。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紀念周老先生,在胡兵教授和鄭元義教授的倡導下,2018年8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和上海超聲醫學研究聯合中華醫學會超聲分會、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中國醫師協會超聲分會、全軍超聲醫學分會等十二個全國性超聲專業學會等19個單位/機構共同舉辦,國家衛計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等42個單位協辦的“中國超聲診斷創建六十周年學術大會暨周永昌超聲醫學講壇”,首次設立“周永昌超聲醫學教育獎”,以此表達全國學界對周永昌的紀念和尊敬,也是對以他為代表的為中國超聲診療人才培育、學科傳承等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前輩們(包括王威琪、陳亞珠、徐智章、王新房、錢蘊秋、張縉熙、張武、董寶瑋等)的表彰,希望就此激勵后繼者更加奮發有為,傳承創新推進我國超聲診療事業不斷前進。
時間飛逝,不覺周永昌教授離開我們5年了。在周老百歲誕辰之際,追憶往昔尤感逝者一生的追求、執著、艱辛、創新前行。周老是一本大格局人生的書,需精讀;是一本充滿夢想的書,需生者踐行。
作為周永昌教授的學生,作為中國超聲醫學的后來人,大家始終銘記老先生的遺愿——超聲醫學,一代要比一代好。在傳承周老的精神的同時,也為助力中國超聲醫學創新發展盡應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