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TO THE INSTITUTE
我國超聲已較早應用于理療等,1959年9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率先將軍工聲納技術應用于人體檢測,揭開了中國超聲診斷的歷史序幕。經全國幾代超聲人的不懈努力,已建成頗具中國國情特色的三級學科,并且也是醫學影像學科中執業注冊醫師最多的學科。目前我國是超聲診斷裝機量最大、受益人群最多的國家。為傳承我國診斷超聲創業、協同攻關精神,展示各個時期的豐功偉績,不忘初心,面向未來,推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特舉辦“中國超聲診斷六十周年學術大會暨周永昌超聲醫學講壇”,并圍繞熱點、痛點、難點問題等設立分論壇。會議由十一個全國性超聲專業學會、協會和上海四個專業學會及科技部數字診療重點專項“超聲成像綜合評價及培訓”項目辦公室聯合發起舉辦,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主辦。熱誠歡迎國內外同道及廠家協同參會。
會議宗旨:創新引領 傳承融合
會議時間:2018年9月27-30日
會議注冊費:1200元/人(含資料費、餐費,不含住宿費,參會者可獲得國家級繼續教育I類學分10分),前100名報名者優惠價:1000元/人
報名方式:本次會議只接受網上報名
網址: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網站 http://www.e-honex.com/
(點擊文末 閱讀原文 可跳轉網頁)
征文及征集內容類別:
學術征文
以摘要形式提交,1500字以內或PPT形式。如參加疑難雜癥競賽,宜提供必要的關鍵圖片。
學術征文內容包括:
1. 學術、技術研究進展及超聲新業態、新模式研究
2. 疑難雜癥研究
3. 學科建設研究(包括人才教育與培訓經驗分享(含進修生、研修生、現代技師制度等)、學科組織管理及實踐探索、早期超聲歷史或回顧、學科發展瓶頸問題之我見、超聲新媒體形式研究等)
征文通過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網站主頁面“會議報名通道”上傳提交。并請注明征文文檔類別(舉例 如文檔名為:A,即肌骨神經征文,不參加競賽;如文檔名為:A 中文競賽,即為肌骨神經類論文參加中文競賽;又如A類征文并參加電子壁報大賽,文件名寫:A 電子壁報)。
如征文被大會選用,將另發通知。征文文檔類別如下所示:
A. 肌骨神經
B. 淺表、小器官及AI
C. 介入、融合及腹部泌尿
D. 婦產及盆底
E. 心、腦及血管
F. 超聲新業態、新模式
G. 疑難雜癥
H. 學科建設
同時,大會設置多項競賽形式,如:
“匹茲堡國際超聲論壇及青年英文報告競賽”(簡稱“英文競賽”);
周永昌講壇“臨床類研究論文中青年報告競賽”(簡稱“中文競賽”);
周永昌講壇“疑難雜癥定義研究及病例競賽”(簡稱“病例競賽”);
周永昌講壇“學術論文大會交流e-post PPT大賽”(簡稱“e-post大賽 ”或“電子壁報大賽”)。
征文截止日期:2018年7月30日
“周永昌獎”申請者征選
首屆設“超聲醫學教育功勛獎”(擬定8名);超聲教育國際交流貢獻獎(個人及組織各1名)。入選條件及表格可以從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專用網站主頁面下載并上傳提交申請表。
征選截止日期:2018年7月15日
推進我國診療超聲發展重要或重大事項信息征集(分三個類別)
表一(由個人或單位填寫);表二(由有影響力的學會或雜志等填寫);
表三(由有影響力的國內外企業填寫)。表格可以從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專用網站主頁面下載并上傳提交。
征選截止日期:2018年7月15日
大會名譽主席:王威琪院士、陳亞珠院士、張運院士等
大會主席:姜玉新、李建國、何文、陳思平、段云友、梁萍、唐杰、胡兵、錢林學、他得安、王文平、鄭元義、王燕
大會執行主席:胡兵、鄭元義
大會秘書長:王燕、姜立新
大會副秘書長:陳磊
聯合舉辦單位和機構:
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中國醫師協會超聲分會、全軍超聲醫學分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腫瘤介入專委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超聲專業委員會、中國聲學學會生物醫學超聲工程分會、中國裝備學會超聲分會、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超聲分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超聲醫學分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超聲醫學專家委員會、科技部數字診療重點專項“超聲成像綜合評價及培訓”項目辦公室、上海市醫學會超聲分會、上海市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上海市聲學學會醫學超聲專業委員會等
協辦單位和機構:
復旦大學超聲醫學與工程研究所、同濟大學超聲醫學研究所、上海健康醫學院、上海市超聲質量控制中心、上海超聲診斷會診中心(超聲名醫俱樂部)、中華超聲醫學雜志(電子版)、浙江省超聲醫學分會、江蘇省超聲醫學分會、福建省超聲醫學工學學會,如有意愿的學會或機構可聯系擴展加入。
聯系人:姜立新 18930173496 陳磊 18930172789 諸晨琳 13918453953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
201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