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TO THE INSTITUTE
脂肪肝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成人脂肪肝患病率迅速增長,已成為中國居民健康體檢中肝臟酶學指標異常的最常見原因。
肝臟是人體的營養中轉站,食物被消化道消化吸收后順著血管到達肝臟,經過肝細胞的處理,轉變為其他器官能夠利用的物質。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肝臟吸收了過多的脂肪不能轉化、代謝,脂肪便會沉積在肝細胞內,形成脂肪肝。
吃得太多、肥胖、酗酒是近年來引起脂肪肝最常見的因素。最常見的是肥胖引起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其次是長期酗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二者造成的肝臟損傷類型相近,不少人是兩種類型相互疊加。
就算是“瘦子”,也不是與脂肪肝無緣!例如,有人為了減肥長期處于過度“餓”的狀態,身體其他部位儲存的脂肪、蛋白質就會動員起來變成脂肪轉運至肝臟,長期缺少營養的機體又缺少脂肪代謝時必要的酶類和維生素,從而讓脂肪在肝臟滯留,引起脂肪肝。
由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明顯增長趨勢,脂肪肝將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中國居民第一大肝臟疾病。長期的肝細胞脂肪變性會導致肝細胞的損傷、脂肪性肝炎和肝臟功能受損,誘發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加重糖尿病,但是普通民眾對于脂肪肝危害的認識還遠遠不足。
目前,常規檢查方法(實驗室化驗和超聲檢查)不能充分確定肝組織脂肪變性的水平,而其診斷金標準肝活檢又不能用作篩選檢查。在非侵入性檢查中,新引進測定肝組織彈性的儀器FibroScan可以無創定量診斷肝臟纖維化和脂肪變,相比于只能通過圖像靠經驗進行定性診斷的超聲檢查,不僅實現了以精確數值顯示定量診斷,而且只要脂肪變超過10%即可診斷出脂肪肝,真正實現了脂肪肝的早期篩查與診斷。
常規的超聲圖像檢查(B超)在所有的影像學檢查技術中,對發現肝脂肪變是較敏感簡易的技術,但準確地定量病變程度仍存在不足,如一位肥胖患者經飲食結構調整和運動等生活方式干預后體重明顯下降,會詢問超聲診斷醫師“我的脂肪肝好一點了嗎”,這時,常規超聲檢查圖像可能沒有太明顯的改變,但是可以定量肝臟脂肪變的指標CAP (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控制衰減參數) 值會有改變,肝臟脂肪變性程度越嚴重,CAP值越高,反之亦然,這樣,患者和醫生可以更加客觀的了解脂肪肝的變化情況。該方法在定量患者的肝脂肪變性和纖維化水平方面具有良好的準確性,可用做普通人群的篩查和疾病隨訪,成為脂肪肝患者初始評估和隨訪期間療效評估的有效檢查工具;還能有效鑒別進展期纖維化,使患者避免行肝臟活檢,從而有效減少其并發癥和經濟上的損失。只要能夠準確地診斷出患者的脂肪肝或肝纖維化程度,就有助于臨床醫生判斷患者病情進展,開展針對性的治療。
此項技術臨床應用廣泛,為滿足臨床各學科的診療需求及學科發展,目前超聲醫學科聯合我院消化科、內分泌代謝科等學科一起對脂肪肝、肝纖維化等肝臟彌漫性疾病做深入研究,開設“脂肪肝超聲定量檢測專題門診”,形成全院性公共平臺,相信通過此項技術的推廣,必能造福廣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