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AWARD
XU ZHI ZHANG
徐智章
復旦大學超聲醫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終身榮譽教授,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超聲診斷科主任醫師,首任主任。1988年獲世界超聲醫學與生物學聯合會頒發的“國際超聲先驅者獎(PIONEER AWARD)”獎項。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突出貢獻”證書并獲政府特殊津貼。先后擔任復旦大學超聲醫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上海市醫學會超聲診斷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超聲質量控制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超聲診斷分會第二屆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徐智章教授開展了許多在國內屬于開創性的工作。1958年11月,開始進行A型超聲診斷研究;1960年,國內首先在臨床應用手動接觸式B型超聲成像診斷;1961年,首先用M型超聲心動圖研究正常人二尖瓣曲線及風濕性二尖瓣狹窄等,為二尖瓣病變的早期確診提供了新的技術;1961年5月,國內率先研制成功M型超聲心動儀(原名:超聲光點連續掃描儀);1962年,首先開展多普勒超聲研究再植肢體動脈血供狀況,為臨床診斷提供了客觀的依據;1978年,研制成功“維生素丙—碳酸氫鈉”超聲造影劑,該造影劑符合生理要求且CO2微泡無產生氣栓的潛在危險,為國內首創,對診斷多種心臟分流性疾病有重大意義;80年代初開始彩色超聲成像診斷腹部疾病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對周圍血管及腹部大血管的病變進行了大量的病例研究。1982年,開始進行肝腫瘤的灰階超聲診斷系列研究,為早期發現肝癌挽救患者生命做出了貢獻;1984年,超聲診斷科在國內率先開展介入性實時超聲技術,為臨床提供了微創新方法,現已成為臨床上必不可少的診療手段;1988年,在國內率先開展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技術診斷肝腫瘤;1989年,率先在國內開始應用超聲引導下無水酒精注射療法治療肝癌,取得較理想的療效,目前已成為臨床上常規治療肝癌的一種技術;1992年,開展CO2超聲造影診斷肝腫瘤的研究。80年代中期,科室在徐智章主任的帶領下建立了對肝腫瘤患者進行超聲科醫生與肝腫瘤科醫生共同會診的特色醫療服務制度(MDT雛形)并延續至今,為廣大肝腫瘤患者明確了診斷并進一步制定了最佳治療方案,受到患者的好評。
1980年開始,中華醫學會組成第一次超聲醫學專業代表團參加日本超聲波醫學會第36屆學術會議,徐智章教授任團長。嗣后,又分別于1983年赴日本東京出席世界超聲診斷乳房學術會議;1992年赴韓國漢城第三屆亞洲超聲醫學生物學聯合會(AESUMB)學術大會;1994年赴日本札幌第7屆世界超聲醫學生物學聯合會(WFUMB)學術大會,均由中華醫學會組團,徐智章教授擔任團長。1988年,徐智章教授赴美國華盛頓特區出席WFUMB學術大會及超聲醫學史研討會,獲超聲醫學先驅者(PIONEER AWARD)獎。1996年,徐智章教授參加WHO在美國費城召開的超聲診斷教育研討會。
徐智章教授長期以來熱心組織、主持國內 、國際超聲醫學學術交流活動和學會工作,為提高和加強我國的超聲醫學學術水平,做出了很大貢獻,使我國廣大中青年超聲醫學工作者得益匪淺。在1992年8月漢城召開的亞洲超聲醫學與生物學聯合會(AFSUMB)第三屆學術大會上,時任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主委的徐智章教授當選為理事。由于早已確認由中國主辦AFSUMB’95第四屆學術大會,徐智章教授在閉幕式上致詞,表示歡迎各國代表,并介紹了會議籌備情況,散發了AFSUMB’95第四屆學術大會的第一次正式征文通知。1995年8月5-8月9日徐智章教授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組織并主持召開AFSUMB’95學術大會,后組織撰寫會議簡報。大會收到英文論文摘要850篇,由于同期召開中國超聲學術大會,收到中文論文摘要801篇,分別匯編成論文摘要集兩冊。來自23個國家及地區的注冊代表164名,包括美、英、荷、丹、德、比、澳、法、泰、日、韓、印尼、印度及我國的香港與臺灣地區等。我國來自大陸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區代表總數超過750名。因此,這次會議為當時在我國組織召開的超聲醫學專業學術會議中規模最大,出席的各國、各地區代表總數最多和國內參加的省、市最全、論文內容覆蓋面最廣的一次大型專業學術會議。也是當時中華醫學會所組織的大型國際會議中出席人數最多的會議之一。大會邀請世界著名超聲學者39名作特邀專題報告,內容新型、精彩。整個會議的學術活動安排有大會報告、專題討論、教學講座、分組報告及壁報展示多種形式。進行了充分的學術交流。
上海市超聲質控中心成立于2000年2月,是上海市最早成立的醫療質控中心之一,同時也是全國最早成立的省級超聲質控中心。上海市超聲質控中心掛靠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時任主任徐智章教授為中國超聲醫學的奠基人之一。質控中心自成立以來,制訂了多項質控標準及規范,如:《超聲診斷設備性能合格的基本要求》 、《超聲診斷科室資料管理及隨訪工作規范化要求》 、《超聲檢查臟器常規切面》 等,尤其是《超聲質控手冊》 成為多個省市質控中心及中國醫師協會相關規范指南的重要參考藍本。2010年開始,超聲質控中心主任由王文平教授擔任。
徐智章教授以精湛的醫術長期致力于超聲醫學臨床工作, 而且還長期致力于超聲醫學研究和教育工作。1996 年與美國 Thomas Jefferson大學合作成立“中山——杰斐遜”” ( Zhongshan --Jefferson ) 超聲診斷教育中心,并任中心主任,開展超聲基礎和臨床的教學工作。他重視教書育人,撰寫了很多優秀的論文,并出版了大量超聲專業著作,這些有理論有實踐的專業教育論文和書籍, 深受廣大超聲醫學工作者和大專院校師生歡迎。并先后培養了王文平、丁紅、黃備建等一批國內知名超聲專家,并形成了中山醫院超聲科老中青三代良好完善的學科梯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為了表彰他為發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特決定從1992年10月起發給政府特殊津貼并頒布發證書。1998年10月為感謝他在醫院醫教研及管理方面的突出貢獻,上海醫科大學中山醫院特聘他為榮譽教授即終身教授。1998年12月上海醫科大學為了表彰他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突出貢獻特授予《終身榮譽教授證書》。
目前中山醫院超聲科位列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2016年最佳??婆判邪癯曖t學??频?/span>3位,也是復旦大學“985”工程重點學科,上海市超聲質量控制中心和復旦大學超聲醫學與工程研究所掛靠單位。中山醫院的發展和成績和徐智章教授前期的基礎是分不開的。
徐智章教授熱愛祖國、嚴謹治學、醫術精湛、勤奮好學,為我國超聲醫學事業創新而努力的工作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